5月10日成都電梯電瓶車起火視頻的出現,電瓶車起火,又被推到了了一個新的高點。
隨著自燃事件頻發,電瓶車在方便人們出行之余,似乎已經朝著不穩定炸彈的方向越行越遠,而人們對于電瓶車自燃的恐慌。
從視頻中我們不難看出,此次的自燃現象發生的極其突然,而且由于空間狹小,在電梯中的四人沒有絲毫的逃脫空間,悲劇就此發生。官方通報顯示,事件共造成5人不同程度受傷,起火原因初步認定為電瓶車著火引發。從受傷的程度來看,這次事故造成的傷害最低也是中度燒傷,而受傷最重的則是視頻中抱著嬰兒的外婆楊某及嬰兒,兩人均是重度燒傷并且仍在危險中。縱觀近年來的案例,由電瓶車自燃誕生帶來的慘劇不計其數,而負責管理的智慧物業,也已經成為安防市場新晉崛起的重要子市場。所謂需求誕生市場,在慘劇一再發生的情況下,整個政府和物業都加大了對于相關問題的投入,而安防企業也在抓緊研發滿足該類需求。而如今,這類需求在智慧社區的整體構建當中,已經愈發重要。
近兩年來,無論是電瓶車還是電動汽車,自燃的新聞都不絕于耳,據青島市公安局統計,僅2020年夏天,青島市內的電梯電瓶車自燃事件就已經高達7起,而在全國范圍內,這類不確定的案件已經成為危害居民安全。針對其發生的不確定性以及突發性,以視頻監控為主的安防手段成為了預防這類事件的可靠手段。據了解,電瓶車自燃傷亡巨大的原因來自于室內充電及樓內各個主要出入口的無序停放,一旦解決這兩個痛點,則少不了智能安防技術的協助。而這也為安防市場帶來了全新的市場需求。在無序停放方面,以智能監控技術為核心的多種組合方案已經逐漸應用其中。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解決方案有以下幾種:
一、 智能檢測,語音報警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想要室內停車,電梯是繞不過的重要通道,而針對該場景的電動車監控已經應用到了多個社區當中。據了解,該解決方案通過深度學習以及同梯控系統的聯動,已經做到了對電梯內物品的鎖定,能夠及時、高效的過濾自行車、嬰兒車等干擾,準確檢測到進入電梯的電瓶車并對車主進行警告,如果車主持續乘坐電梯,系統便會自動判定行為違規,并把相關情況通過APP直接傳輸至物業管理人員處,有效防止室內停車現象。
而要解決這一問題,依托智能安防技術,規范電瓶車停放就成為了小區物業及政府方面的巨大需求,而海康與大華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

通過在電梯轎廂內安裝海康威視電瓶車檢測智能攝像機,采用深度學習的平臺及算法,能有效過濾自行車、嬰兒車等干擾,準確檢測到電瓶車進電梯后,發出聲光報警并聯動內置語音提醒:“電瓶車禁止入內”。并且可將輸出的無源開關量信息關聯至梯控系統,使得電梯門無法關閉,進一步阻止電瓶車上樓。在小區管理中心,管理員可看到可視化報警彈窗,實時記錄事件,通過客戶端進行進一步遠程喊話教育,并手動解除報警,恢復電梯運行,系統安全可靠。


二、智能充電樁
由長時間充電或電池線路短路引發的爆燃是電瓶車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有效的電梯監控外,在室外區域為居民提供合理、科學的充電場景同樣可以有效避免自燃情況的發生。
據了解,當下主流的充電站不僅能夠做到定時充電、自動斷電等功能,同時還能支持多機同充、滿電APP提醒、電瓶防盜等智能功能,方便車主隨時查閱。
三、熱成像報警
在集體充電或車庫等場景中,一輛電瓶車的自燃很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財產損失,而熱成像監控則成為了及時報警、甚至實時滅火的主要手段。據了解,目前市面上針對此場景的雙光譜熱成像攝像機銷售異常火熱,其24小時全天候監控、以及相關的充電測溫檢測已經成為車庫等場景防范電瓶車自燃的重要手段。

事實上,市面上針對電瓶車自燃的方式不止以上三種,目前已經有許多安防企業、消防企業投入已經加入到了相關的市場競爭中。而由此帶來的相關市場,也已經逐漸成為智慧社區構建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為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電動車在小區起火事件在各地頻頻發生,而如今頻發的自燃現象更是時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作為安防企業,面對這種情況,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采取了行動,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小視科技、華為機器視覺、科達、紫光華智等都推出了相關產品,包括但不限于梯控視頻監控、電瓶車充電樁、智慧社區電瓶車管控系統等等。在智慧社區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是否能解決電瓶車自燃現象,已經成為在智慧社區整體構建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而能否把握好它,不僅關乎于更多的商業機遇,更關乎于社區居民的社區財產安全。
首頁
>
行業新聞
>
電瓶車慘劇頻頻發生,這三種方法可以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