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與數字化的區別
信息化解決的是效率的問題,而數字化是價值導向,也就是通常說的賦能。數字化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真正的實現推動整個商業模式的變革,推動產業鏈的重構,推動改進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企業與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
傳統模式以信息化為主,少量兼顧數字化;創新模式以數字化為主,少量兼顧信息化。具體來說,信息化與數字化有以下區別:
01 從應用的范圍看, 信息化主要是單個部門的應用,很少有跨部門的整合與集成,其價值主要體現在效率提升方面,而數字化則是在企業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的打通,破除部門墻、數據墻,實現跨部門的系統互通、數據互聯,全線打通數據融合,為業務賦能,為決策提供精準洞察。 02 從數據的角度看,以往的信息化也有很多數據,但數據都分散在不同的系統里,沒有打通也沒有真正發揮出數據的價值。而數字化是真正把“數據”看做一種“資產”。如果一家企業,能夠通過“數據資產”更好地盈利或者提升企業的效率,就可以說實現了真正的數字化。 03 從聯接的角度看,原有的企業信息化系統是搭建于以往互聯網沒有高度發展的時期,在當時環境下,整體的互聯網發展與目前對比差異較大。目前看企業的信息系統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建立聯接,特別是沒有建立與消費者的聯接,有的企業也沒有打通企業各個單元的聯接、沒有實現企業各個數據單元的聯接。這種沒有聯接所造成問題是:效率低,特別是企業面對內部外部的運行效率非常低下,響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差。 今天數字化發展的環境,一個是互聯網企業形成的平臺,第二個就是移動互聯網把消費者聯結在一起了,消費者可以通過線上跟企業實時交互,不光是企業的生產過程、業務流程要數字化,企業的設備、產品、資源、決策體系都要數字化。聯接對傳統企業來講,一定會在改變企業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方面發揮重大價值,并且在聯接的環境下,一定會重構新的商業模式。 04 從思維方式上看,以往的企業信息化從構建之初,所體現的思想就是一種管理思維。當時所要體現的信息化管理目標就是:管好、管死、管嚴格。所以當時的信息化系統設計的思路并沒過多的考慮用戶需求的便利化,這種建立在管理思維環境下設計的企業信息系統,缺乏有效解決用戶效率的思想。數字化的核心是要解決用戶效率和經營效率,也就是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要高度體現如何有效提升各個系統節點用戶的效率,同時需要借助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手段,推動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需要明確的是數字化并不是對企業以往的信息化推倒重來,而是需要整合優化以往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在整合優化的基礎上,提升管理和運營水平,用新的技術手段提升企業新的技術能力,以支撐企業適應數字化轉型變化帶來的新要求。
--注:本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平臺會及時刪除。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