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安防助力智慧醫療建設
智慧醫院作為智慧醫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里的智慧醫療我們可以理解為狹義的智慧醫院。醫院傳統的安防系統通常包含: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管理系統、車輛管理系統、巡更系統、報警管理系統等。在AI引入之前,各安防系統相對獨立功能單一,比如視頻監控系統就是實時視頻查看和錄像的檢索回放,主要作用為事后追溯用。當加入AI之后,將會根據具體場景的特點及業務進行算法定制,比如做消控中心的在崗監測、在崗人數統計等。這就是我們說的場景定義攝像機,根據場景和客戶需求來決定攝像機設計和方案。攝像機作為數據感知的設備完成了業務功能轉變,實現了華美轉身。
AI+安防在智慧醫療(醫院)中的作用可以概況為數據感知、數據分析兩個方面。數據感知主要是通過部署在院區各部位的AI攝像頭、人臉門禁終端、院區卡口、人臉驗證設備、RFID等,實現醫院內所有的人、車、物根據場景和業務需求對數據進行采集。比如可以對人臉部特征、人的衣著、人所處位置、車輛特征、周邊環境、設備運行狀態等各方面數據的采集。
數據分析指設備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給出數據結果。如人臉像機可以采用前端直接比對的方式,識別一些重點人員,比如醫鬧、黃牛、醫藥代表等。還可以應用在掛號繳費一體機上進行人臉掛號和人臉繳費。人數統計像機可以對每天醫院的就診人數和進出人數進行統計,精確地了解醫院的運營和門診量情況。針對門診服務窗口開窗率和排隊長的矛盾問題可以部署排隊人數統計的攝像機,做到服務效率的精細管理。諸如此類都是攝像機或平臺數據分析的結果,完全突破了傳統的安防業務應用。
智慧醫療的核心是數據的互聯互通、數據業務模型及數據的應用。AI+安防作為醫院數據的采集感知端,為醫院的智慧化提供大量的基礎數據,完成基礎的數據匯聚、清洗與挖掘建模,最后通過智慧醫院的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協同、共享,強力支撐醫院的上層業務應用。所以AI+安防是智慧醫院的基礎之一。
醫院是一個提供全年24小時全天候的醫療服務的特殊場所,進出人員復雜、流動性較大,但其內部設有毒麻藥品、病毒庫、標本庫、專業實驗室、放射性材料室等各種專業特殊要求區域與內部醫護人員行政區域等重點區域,若無有效安全防范系統對進出人員進行管控,非法分子易趁機潛入,醫院重點區域安全難以保障。
傳統門禁系統,不法分子可通過偷卡悄然潛入,在結合AI人臉識別技術后,人臉門禁系統應用完美解決這一隱患。人臉信息作為每個人的獨有信息數據,無法竊取且難以利用,通過在手術室、病毒庫、藥品庫等重要區域設置人臉門禁系統,只有有授權的人員人臉才能進入相關區域,物理層面上為重點區域進入設置了智能關卡,將醫院劃分出一個個嚴格管控的“安全島”。同時也可以在門診區入口安裝人臉道閘,當患者叫號后在候診區通過人臉道閘刷臉通過,避免偽檢、替檢的現象發生,同時可限制門診區進入人員,營造獨立、安靜的診斷環境,幫助醫生更好地進行診斷,給予患者良好的門診體驗。
SARS、埃博拉、流感及2020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攜帶和感染者具有共同的病例特征:發熱和咳嗽。在臨場醫學中,醫生需要對病人用體溫表進行體溫測量,借此判定病人的生理狀態。但是在疫情期間,大量的問診需求集中到醫院,醫院傳統的體溫表體溫測量方式就會顯得捉襟見肘,其耗費的人力、設備成本巨大,且被感染風險高、檢測效率低、很難達到預防和警示的作用。
如此情況下,“AI+熱成像”為醫院病人測溫分檢提供了新思路。“AI+熱成像”系統在傳統熱成像測溫功能的基礎上,結合AI智能雙光算法,精準定位入院人員肩部以上為測溫部位,避免對其他非人體目標物體進行無效測量,降低誤報率。同時可在較寬距離、面積較大情況下進行多人同時檢測、實現快速多人同時體溫檢測篩查、自動預警機制,有效降低檢測工作量,提升效率,最大程度上保護在醫院進行疫情保障的醫護人員,防止醫護人員頻繁接觸人體,出現被感染病毒的情況發生,基于AI實現科技抗疫。
“服務、醫療、管理”是智慧醫院建設的三大核心內容,通過以視頻感知、物聯、AI及數字孿生應用為手段,提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服務效能,確保醫院精細化管理。
院區智能化綜合管理平臺
為構建進出人員高效管控體系,提升院區安全防范能力,通過在醫院主要進出口、重點區域布置人臉抓拍智能設備,實現黑名單人員進入實時預警、提前預防處置;在院內行政內部、重點院區等區域布置人臉道閘和人臉門禁等設備,管控進出人員,大幅提升院內重點區域安全防范能力;同時,創新部署人員密度分析系統,預警院內人員密度,便于工作人員及時疏導分流,保障患者及醫護人員安全。
住院部人臉探視管理方案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