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報警業務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回顧及展望
雖然報警業務作為安防產業中不太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卻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很多人對報警業務的具體工作模式并不是很清楚,談到報警腦海里浮現的首先是110報警以及各種警報裝置,其實這些也屬于安防報警系統中的一部分。
解釋安防報警業務,首先需要提到傳統安保,最原始的報警都是人為去實現的,從巡邏到報警到解決報警事件,整個過程都是人工操作,非常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現延誤或者處理不及時的問題。為了解決人工報警存在的缺陷,安防產品發展出了報警業務,主要分為報警電子產品和報警解決方案兩大部分。
報警電子產品除了傳統的蜂鳴器等報警裝置以外,現在已經發展了多種多樣的嵌入式的帶安防監控功能的報警設備。近些年,帶報警功能的前端設備誕生了許多,比如帶聲光報警的前端IPC攝像機、帶防火警戒的安消攝像機、帶聲紋識別功能的報警對講設備等,報警業務已經開始在視頻領域和音頻領域與安防設備實現融合。
“十三五”期間,我國計算機產業和半導體產業發展最快,依托這兩大基礎主體,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云存儲等概念和技術相繼誕生并以極快的速度逐步完善,安防領域的技術更新也需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并具體應用。報警業務也和上述技術融合產生了許多獨具特色的應用。
人工智能是當前最火熱的技術,安防解決方案也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系統的搭建。智能安防產品的應用更多的是集中在前端監控設備和后端的中心處理平臺上。
近年來,很多安防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系列,包括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煙霧檢測、火點監測等,而智能功能都是為報警業務做鋪墊的,比如人臉識別可以在通緝罪犯時和報警業務進行聯動,可以在檢測到罪犯后第一時間將報警信號輸送給公安系統,同時提供罪犯的位置信息,若配置行為檢測功能還能提供罪犯的預測路徑,對公安進行罪犯的抓捕工作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再比如火點檢測,通常在安消一體解決方案中運行,2019年的澳洲大火損失慘重就是因為消防預警和處理工作不及時導致的,配置了火點監測的安消系統可以在檢測到火點時通過智能算法判斷是否會引起火災,聯動報警系統將判斷信息提供給消防單位,可以有效降低火災的風險和損失。
物聯網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其中心思想是通過前端采集設備收集海量信息,然后在中心平臺進行處理后實現萬物互聯,也就是通常說的泛互聯。物聯網的核心有傳感器、前端設備、數據處理三大部分,而報警業務通常也是基于這三大部分來實現的,二者十分契合,因此結合起來是比較容易的。
報警業務需要利用物聯網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或者說需要借助物聯網所建立起來的數據模型。以智慧社區為例,物聯網構建好社區的數據模型后,哪些區域屬于報警業務的高危區域就特別明了,可以智能地進行業務比重分配,提升整個安防系統的效率。
報警業務與大數據的結合其實和物聯網是類似的,但也有一定的差異,物聯網的數據主要還是需要通過安防系統自身去進行采集,大數據則是來源于整個互聯網,通過從公安系統申請權限后,安防系統可以獲取額外的信息來輔助報警業務。
以此次新冠疫情為例,熱成像攝像機的測溫報警功能和前端監控設備的人臉識別功能結合,再通過和公安系統的數據進行比對,可以快速獲取和上傳疫情防控相關信息,也能保證區域的絕對安全。
也就是說,報警業務的發展主要是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的,實體產品的開發已經陷入比較難以提升的瓶頸期,在可發揮的空間內,計算機技術先讓報警業務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待硬件的革新更進一步時,報警業務則又會上升到新的應用領域。
本章節對報警業務的具體應用模式進行舉例說明,從系統架構和實現細節來體現報警業務的科技水平。下圖是一個安保系統的拓撲圖,體現了一整套安防解決方案的組成部分,從圖1中可以清晰看到報警業務占了很大比重。

從拓撲圖來說明,整個安保系統包含前端采集設備、報警系統、網絡、終端平臺四大主體。前端采集設備主要是圖中的感應裝置和前端監控設備;報警系統則有視頻傳輸報警器、數字DVR視頻報警、彩信傳輸報警器、網絡報警器、LED閃光警示燈牌;網絡則主要是無線網絡(3G、4G、5G、WiFi等)和有線網絡;終端平臺有手機終端、運營管理平臺、聯網報警平臺。從拓撲圖中也可以看出整個安防系統的報警功能十分完備,而且可以觸發報警的裝置也很豐富,比如前端的紅外、煙感、氣感、門磁都可以直接觸發報警,監控設備也可以結合后端NVR進行視頻報警,報警信號的傳輸方式也是多樣化的,讓用戶可以根據應用場景來選擇。
終端平臺是整套解決方案的核心部分,相當于電子產品的處理器,報警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都是終端平臺來處理的。每個解決方案的后臺必然有一個可視化的操作平臺,也就是圖中的運營管理平臺,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直觀地看到整個監控的全局情況,包含各類事件信息。此外,現在的安保系統通常都會和城市的公安系統連接,方便數據的交互和特殊報警事件的處理,安保系統和公安系統彼此補充各自需要的數據,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協作。
安防報警業務雖然發展時間短,但是也已經快速進入了瓶頸期,亟待行業變革。同時智能安防也對報警本身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報警業務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與傳感器領域的深度合作。報警產品未來會應用更多的傳感器,包含聲熱傳感器、光傳感器、磁傳感器等,以此豐富報警輸入信息的采集類型。
2、前端報警設備的小型化及無線化。為了簡化線路和降低方案成本,小型化和無線化將是前端報警設備的必然趨勢,在某些場景下甚至要求設備實現“隱身”的效果。
3、材料領域的突破。設備原材料的進步將可以帶動報警業務在更加嚴苛環境下的應用,比如極熱和極冷的條件。
4、5G的應用。隨著5G基建的完成和商業化,報警業務的無線連接部分必然需要與5G有協作的應用,各大安防企業需要優先抓住這個機遇。
5、人工智能的進一步升級。現有的智能報警業務已經應用了一部分人工智能技術,隨著技術進步,這部分的業務結合將會更加緊密,如何開發更具特色和競爭力的報警業務是重點研究課題。
6、機器人。與機器人的結合將進一步釋放人力,讓報警業務更加智能和自動化,同時也降低了高危環境下的人員傷亡概率。
//////////
可以預見,未來是智能的時代,安防報警業務要抓住這個機遇,做好傳統報警的升級切換,還要積極創新,勇于變革,找到新的突破口,為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的建設繼續添磚加瓦,筑造更加堅實的壁壘。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