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交通千萬項目市場規模逐年上升,項目平均規模也在持續擴大。2020年,智慧停車的市場規模有明顯增長,華東地區的項目規模占比領先,市場份額逐漸向龍頭企業集中。據ITS114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國智能交通千萬項目(不含公路信息化)市場規模約為296.12億,項目數1400個,市場項目平均規模約為2115.12萬。2017-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千萬項目的市場規模逐年增長,項目平均規模也呈上升趨勢。我國交通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行業規模迅速擴張,行業內企業的項目承擔能力和智能交通業務水平都在持續提升。2020年,我國交通管控千萬項目市場規模約為164.16億,項目838個,市場項目平均規模約為1958.89萬;智能運輸、智慧停車千萬項目市場規模約131.96億,項目數562個,市場項目平均規模約為2348.07萬。2020年,由于多地陸續出臺城市停車相關法規、條例,我國智慧停車市場增長迅速。智慧停車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城市停車資源的監測、管理、服務,提高城市停車資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提升了城市停車的服務質量。


2020年我國智能交通千萬項目中標市場規模排在前10的企業總計市場規模89.71億,同比上升51.10%;項目數總計316個,前十中標企業千萬項目市場規模約占總市場的30.30%,相比2019年的25.4%有所上升;約有900家企業分享1400個除公路信息化以外的智能交通千萬項目。

2020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場(除停車項目)中標過億項目32個,中標過億項目市場規??傆嫾s為66.58億。從區域分布上來看,華東項目占比最多,為32%,其次是華南和華北,占比分別為21%和15%,西南、西北、華中和東北的占比分別為11%、10%、8%和3%。華東地區的公路建設里程多、交通運輸需求量大、政策對智能交通的重視程度高、經濟和技術環境較為優越,其智能交通的市場規模也相對較大。

前瞻分析認為,在國內城市智能交通項目規模日益擴大,項目復雜度隨之提升的背景下,行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市場份額向龍頭廠商集中,未來還將延續這一趨勢。原因在于:第一,項目規模擴大,意味著項目承建商的墊資需求增加。尤其是目前各地方政府在“穩增長”和土地財政難以為繼的雙重壓力下,資金十分緊張,因而更多地以BT(BuiId-Transfer)方式發包大額智能交通項目。故只有具備很強資金實力的行業領先廠商才具備項目承接能力。第二,項目復雜度提升,因而對項目承建商的項目管理、實施能力和技術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具備豐富大項目經驗的廠商將獲得更多市場機會。
首頁
>
行業新聞
>
2021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